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红旗渠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2023年2月2日至4日,蚌埠学院思政课教师赴红旗渠开展研学活动,寻访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足迹,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苦战10个春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林州考察时指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教师们首先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在雕塑区、碑林区、展馆区、游览区四部分逐一了解红旗漫卷太行,人人斗志昂扬奋斗精神。通过一幅幅生动而真实的历史图文资料了解修渠背景、渠难度、修渠英雄,徜徉在林州人民从“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到“美太行”的艰苦奋斗的历史长河中,感受红色基因的传承。随后大家沿着依山而建的渠道参观,徒步从创业洞、团结洞到红旗渠修建难度最大的青年洞前,走在紧贴着山崖凌空而建的栈道上,看着穿山而过的红旗渠水,切身观摩体验了林州人民劈山开渠的艰辛与豪迈,体会到了“愚公奋起十春秋,引来漳河润田禾”的不易与红旗渠工程的伟大。真正感受到红旗渠不仅是滋润百姓的“生命渠”,是催人奋进的“幸福渠”,更是永不断流的“精神渠”。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动情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此次红色研学,蚌埠学院思政课教师们深切感悟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领悟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量,纷纷表示在新时代要讲好红旗渠故事,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牢记初心和使命,凝聚奋进力量。(撰稿:陈盼盼;编辑:毛星懿;审核:邬旭东、黄灿)